一季报净利润下滑
新快报讯 记者林广豪报道 5月12日,中国平安再发股份回购公告。至此,中国平安已连续4天进行股份回购,共斥资8.3亿元回购A股股份1864.1万股。近日,多家险企出手提振股价。专家认为,保险业股价的提振要从保费规模高质量提升、增加投资收益和改善服务质量三方面着手,形成良性循环。
多家险企出手提振股价
去年8月,中国平安公布一笔回购方案,拟使用不低于50亿元且不超过100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A股股份。据记者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平安已累计回购A股股份约1.026亿股,共计耗资50亿元。
无独有偶,友邦保险近日也有多次“大手笔”回购。今年3月,友邦保险发布100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公告显示,5月10日和11日,友邦保险均耗资1.63亿港元回购股份。截至5月11日,友邦保险今年已回购股份6654.9万股。
事实上,回购股份是提振股价的手段之一。2021年年报披露时,中国平安、中国人保等多家险企的高管表示,公司股价处于被低估状态,会采取多种方式向市场传递信心。除了股份回购,有保险公司也抛出资本补血计划。4月30日,中国人保宣布,拟发行不超过180亿元的资本补充债。
利好消息下,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保险板块已连续4天上涨。近十个交易日,保险板块累计上涨1.74%,上一周期保险板块跌10.80%。
年内保险板块跌16.8%
相较年初,保险板块目前已下跌16.8%。保险业正处于转型期,除了资金调用,保险公司还应该在哪些方面采取行动燃起投资者信心呢?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教授王绪瑾向新快报记者表示,保险业股价的提振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保费规模高质量提升;二是增加投资收益;三是改善服务质量。王绪瑾认为,服务质量改善赢得更高的保险需求,保费提高增加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同时提高投资的收益,形成良性循环。
今年一季报显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五家A股上市险企今年一季度因投资收益下滑,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新业务价值NBV是衡量保险公司增长潜力的重要指标。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友邦保险今年一季度的新单及价值率均下滑。国君泰安研报认为,在车险综改的影响下,财险行业马太效应逐渐显现,龙头险企2022年盈利预计超预期;寿险行业仍处转型阵痛期,预计2022年主要上市险企的NBV 仍然承压,预计加快建立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体系(保险+服务)的公司将率先走出行业瓶颈。
险企中国平安股价股份回购友邦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