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是我们生活的基石;河流,是乡镇的血脉,承载着无数居民的生命之源,也是我们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受到各种污染和挑战:河流的水质不稳定、河岸杂物和垃圾随处可见、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为了让河流恢复生机,在河长办的统筹协调下,镇村干部凝聚合力、职能部门多管齐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河流水质得以改善,生活生产方式得以改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突显。
田园秀美水清流,荒芜污染化为休。魁斗镇加大对污水管网建设的建设力度,加强了对管网的监管和维护,使得乡镇中的污水能够得到有效处理,不再直排入河,为保护河流水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2年,全镇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提升项目,涉及魁斗、凤山、鲁藤、奇观、溪东、大岭等六个村,其中凤山村、鲁藤村、奇观村、大岭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项目均已完工投用,其余两个村也在积极建设中。
屋舍井田皆整治,村路桥梁更一新。聚焦辖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人居环境整治难点、痛点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开展了第一轮村干部交叉检查环境卫生活动,以“主干公路整治、排污水渠河道整治、违规搭盖整治、美丽庭院打造”四个专项为抓手,逐一清理了乱堆乱放的垃圾,整治了乱搭乱建的情况,拆除露天垃圾池,添置垃圾分类桶,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河岸景象更加优美,水质安全更有保障。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魁斗镇地处中国天然氧吧安溪县,林地面积5.61万亩,森林覆盖率62.49%,其中生态林2.98万亩,天然林1.25万亩。立足生态优势,魁斗镇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让河岸的绿化面积逐渐扩大,进一步改善河流水质。2022年,全镇植树造林704亩,森林抚育2840亩,其中松林择(间)伐抚育2523亩,一般森林抚育317亩,封山育林460亩,一水护田,两山排闼景观初显,水土保持率稳步提高,溪流水质稳中向好。
涓涓细流入田畴,滋润庄稼助丰收。魁斗镇通过加强对农田的管理和监管,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开展农田土壤改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了农业生产方式,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有助于保护河流水质,为沿岸居民带来更健康的生活环境。“2022年魁斗镇建设粮食生产示范区2451亩;撂荒地复耕320亩;茶园退茶还耕15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完成奇观村、鲁藤村、钟山村、贞洋村、魁斗村5个村1663亩,凤山村、翁后村872亩,相关指标全部完成。”魁斗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道。
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好的生态环境,需要有强有力的制度来保障。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背景下,魁斗镇统筹各方执法力量,组建镇综合执法队,配合河道专管员加强了对河道违规搭盖、违法排污、违法倾倒、违法网鱼电鱼毒鱼等破坏水生态、污染水环境的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严格处罚违规企业和个人。2022年,全队共拆除涉河违建20余起,面积3000余平方米,收缴电网鱼工具3副,处理“三无”船只5艘,处理土方倾倒问题3起,保障了河流水质及水生态的持续向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验告诉我们,河长制的推行,离不开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协作,更离不开各级河长的综合协调;切实提高河流水质,提升乡村风貌,需要采取全方位、多管齐下的措施,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和实践,才能够真正保护好生态底色,实现长治久安的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