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东新闻资讯网  今天是 2025年04月20日 星期天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西城初三一模下水文|令人______的一个字

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4年第三十九期(总第809期)


昨天有人问起我如何理解今年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作文题目的导语,看了题目之后,忽然就激起了我想要说一说,写一篇“下水文”的念头。

一个字,可以承载文化,可以记录时代,可以讲述故事,可以蕴含感情……倘若发挥想象,一个字又有别样的演绎……请将“令人______的一个字”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从上一届教完初三之后,就很少再关注有关中考的各种试题,除了每年的中考真题还瞧一瞧之外,各区县的模拟题就几乎不再关注了。即使中考真题也只限于瞧一瞧的状态,瞧了之后,偶有什么想说的,也不过是停留在想一想这个阶段而已,至于写出文章来说一说,那还是算了,人没必要和自己过不去。

不关注考试题,不意味着上课就可以完全脱离考试,随便乱讲一气。连续多年的试题命制、试题评价以及指导备考的经历,让我在带领学生应对中考这件事上有足够的底气。我的课堂上每个看似随意讲来的内容,都一定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密切相关,都有助于他们提升应试能力。只不过我从不把考试挂在嘴边,也绝不拿考试题压着学生罢了。我希望语文课堂是轻松的,有趣的,在活跃的有深度的思考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接下来,就写篇“下水文”,再现一下课堂的场景。

令人浮想联翩的一个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字。”水寒老师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啥情况?这是要把我们当成小学生吗?别说小学生了,这个字简单到每个幼儿园小朋友都认识吧,有什么可讲的呢?

“我知道你们大多数同学心里一定在想,一个‘人’字有什么可讲的,我们幼儿园就已经认识了。”老师仿佛我们肚里的虫儿,一下子就猜中了我们的小心思。

“再看下面这些字,是不是也很熟悉?”老师一边写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大、天、夫、从、比、北、立、交、化。”

感觉瞬间穿越回了小学一年级的课堂,老师在教大家识字。

“这些字都很简单,小学一年级就都学过,但你们知道这些字都同属于一个家族,都与‘人’字有关,都从‘人’字发展变化而来吗?”老师的这个问题让我们有点儿懵,从前只是一个一个孤立地学会了,从来没想过这些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人’是一个象形字,是一个人侧面站立的姿态。‘大’是一个人正面站立,手脚尽可能张开的姿态。‘夫’像是一个人头上插着一根发簪,以此来表示成年男子。‘从’是一个人跟着另外一个人,而‘比’可不是两把匕首,而是一个人紧挨着一个人,所以‘比’的意思是挨着靠近。‘北’则是一个人背靠着另外一个人,是‘背’的初文,后来被借用来表示方向,才又造了一个‘背’字。‘立’是一个人正面站在土地上的样子,‘交’则是一个人的两腿交叉的姿态。由‘化’字,我们会很容易想到变化一词,那古人如何用汉字表示变化的意思呢?他们很聪明,是用两个姿态不同的人来表示。”老师一边讲着,一边比划着,还时不时地在黑板上写下某些字的甲骨文字形。

“我们说古人造字时的基本原则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回通过这个‘人’字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字,明白了什么叫‘近取诸身’了吧。古人很聪明,他们从观察和摹略身边的事物现象着手来造字,很多字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汉字不应该是孤立地学,而是要一串一串地拎起来,一个家族一个家族地学起来。”

下课铃响了,我依然意犹未尽,水寒老师从一个“人”字讲起,令我浮想联翩,从中真正发现了汉字之美。

【后记】这篇“下水文”只是截取了我课堂上讲汉字的一个片段,实际上我讲汉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一以贯之,但凡学生认真听讲,充分利用老师讲汉字的各种素材,随便写个十篇二十篇类似的文章,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

我的视频号,最近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书中有很多能够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鲜活课例。具体内容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


之前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减法教育》,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文章链接: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广东新闻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